国家能源局"三箭齐发"!构网型储能引爆万亿市场赛道,凭何成新型电力系统"定海神针"?谁将收割政策红利?谁笑到最后?
发布时间:
2025-07-27 16:00
作者:
最近,能源圈被国家能源局的一连串大动作刷屏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三个重磅文件接连发布,条条指向一个焦点——构网型储能。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打得虎虎生风,瞬间点燃了万亿级储能市场,也让所有人都在好奇:构网型储能究竟有何魔力,能引得国家如此重视?未来它又将如何重塑能源格局?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剖析一番。
一、构网型储能,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理解这一系列政策之前,得先搞清楚构网型储能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传统的跟网型储能就像个“小跟班”,依赖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信号来运行,主要干些平抑负荷波动、存储多余电能的基础活儿 。而构网型储能则摇身一变,成了电网的“定海神针”,它能像传统同步发电机一样,独立建立和维持电网电压、频率,主动参与电网调频、调压。在电网故障或处于弱网状态时,还能支撑电网稳定运行,甚至成为“虚拟电厂”的核心支撑。
想象一下,电网就像一座城市的交通系统,新能源发电(风电、光伏等)是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它们虽然环保,但上路时间不规律,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电网不稳定)。传统跟网型储能是普通交警,只能在拥堵发生后进行简单疏导;而构网型储能则是智能交通系统,能提前预判路况,主动调控,保障交通顺畅。
二、现状剖析: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过去,构网型储能由于技术复杂、成本高昂,一直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但从2023年开始,情况有了明显变化。新疆、西藏、江苏、福建等地纷纷发布政策文件,支持构网型储能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拉开了其“跨越式发展”的大幕。
2024年更是构网型储能落地的关键之年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涉及构网型储能招标项目容量超13.56GWh;构网型储能电站不断投运,并网规模至少超过3.5GWh。不仅项目数量增多,单个项目容量规模也越来越大,国内已迎来GWh时代,像新疆克州300MW/1200MWh的构网型储能项目,成为行业标杆。而且构网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应用领域从微电网支撑、电网黑启动,拓展到新能源外送、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多个场景。
不过,目前构网型储能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系统寿命有待提高、成本比跟网型储能高出15%以上,市场机制也还不够完善,在辅助服务市场和电价机制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优化。
三、最新政策解读:政策东风,强势助推发展
此次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三个文件,从不同角度为构网型储能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1.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设定了一个宏伟目标,到2027年要培育3 - 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这意味着行业将迎来整合期,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人才优势,有望脱颖而出,引领整个产业发展。同时,将构网型技术列为“卡脖子”攻关重点,会促使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
2. 《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首创“调度调用型”与“电站自用型”分类,让储能的应用更加灵活。而构网型储能优先纳入电力市场这一条,更是直接给构网型储能打开了市场大门。优先进入市场,意味着有更多交易机会,能获取更多收益,这对企业来说是极大的激励,也将加速构网型储能的商业化进程。
3.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把构网型储能纳入“新型电力系统九大行动”,并要求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基地强制配置。这一规定直接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基地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构网型储能的强制配置,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问题,保障电力外送安全,也让构网型储能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四、技术突破:核心驱动,打破发展瓶颈
构网型储能的发展,技术是核心驱动力 。目前,行业内不少企业已经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比如南瑞继保早在2018年就率先提出构网型储能概念,其技术可提高过流能力、改进控制策略,实现同步电压支撑,提升系统惯量与短路容量,在西藏地区近20个项目中保障了电网稳定运行,还中标了全球最大的构网型项目——沙特500非互构网型项目。
华为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多场站级自同步幅频调制等创新技术,实现了自同步的并联构网,提升了主动快速无功响应、有功支撑、故障穿越等能力,在新疆哈密、青海格尔木等地项目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构网型储能将在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五、万亿级市场开启:资本狂欢,谁能笑到最后?
政策利好加上技术进步,让构网型储能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有机构预测,未来5年,构网型储能在全球有望达到20%的渗透率,国内市场渗透率也将加速提升。2025年,国内构网型储能装机预计突破9GW,占新型储能比例超30%,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正在开启。
资本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华为、比亚迪、科华数能等头部厂商订单激增300% ,在市场中占据了先发优势。但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中小厂商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淘汰率预计超60%。未来,只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具备成本优势、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在这场万亿级市场的角逐中笑到最后。
六、未来展望:重塑能源格局,迈向绿色未来
展望未来,构网型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其规模化应用,一方面能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比例,让更多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另一方面,能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发生,提升供电质量。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构网型储能也将成为我国能源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武器”。我国企业有望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输出技术和产品,提升我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话语权。
国家“三箭”齐发,为构网型储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虽然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但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驱动下,构网型储能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重塑能源格局,引领我们迈向更加绿色、稳定、高效的能源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这个万亿级产业的崛起!
来源:
西能
相关新闻

关注公众号